1.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头部:顶及复眼间为黑褐色,两复眼间距雄虫窄,雌虫宽。下颚须淡褐色,端部两节褐色,单眼淡黄色。 胸部:前胸背板略呈梯形,前缘几乎平直,后缘缓弧形,色淡黄,中部有一赤褐至黑褐色的蝶形大斑,后缘中部有一向后延伸的短小纵条,前缘有黄色t形小斑。翅发达,雌雄虫前翅均超过腹部末端,前翅赤褐色,后翅色稍淡。足赤褐色,前、中足股节的前下方边缘,刺的排列为a型。腹部:赤褐色。雄虫各节侧角为直角钝圆,雌虫后端数节向后略突出呈锐状。雄虫肛上板宽大,几乎呈四方形,无色,薄而透明,两侧缘弧形,后缘宽度约为基部宽的1/3,其中央有较深的三角形切口,切口端约达肛上板长度的1/3处。尾须一对,端部细长,向两侧伸展。下生殖板宽阔,比肛上板短,几乎对称,端部平直,两侧弧形。腹刺一对,呈细长的棒状,端部钝圆。雌虫肛上板略成三角形,赤褐色,不透明,后缘具一小三角形切口,顶端钝圆,其两侧叶片端角钝圆。下生殖板中部向下隆起,两侧向上倾,形如船底。尾须赤褐色,细长,比肛上板几乎长一倍,端部尖锐。雄虫体长27-32mm,雌虫体长28-32mm。
2.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头部:头黑褐色,有较强的光泽,仅单眼黄色,唇基赤褐色。 胸部:前胸板黑色或黑褐色,略呈梯形,前缘近乎平直,后缘弧形,中部稍隆起,表面平整并有光泽。雌雄虫翅发达,前翅黑褐色或黑色,具光泽;后翅色淡,呈黑色.前足股节前下方刺a型。腹部:黑褐色,雄虫腹部第一节背板特化,在前缘中央长有淡褐色圆形毛簇。肛上板基部宽,端部稍窄,两侧中部到后缘略呈长方形,后缘呈浅的凹陷。尾须一对。下生殖板基部宽短,呈缓弧形,后缘中部渐呈浅的凹陷,其凹陷较肛上板后缘中部凹陷稍深。腹刺一对,略短,棒状。雌虫肛上板前宽后窄,略呈三角形,中线隆起呈脊状,两侧倾斜,后缘具三角形切口,形成左右两个叶片,端角钝圆,切口顶端尖锐。尾须一对,黑褐色。雌的肛上板比雄的小。下生殖板较大,基部宽,向端部渐变窄,略呈三角形,中部向下隆起,两侧上倾,形如船底。雄虫体长2-28mm;雌虫体长24-30mm。 黑胸大蠊体长23-30mm.体黑色具光泽.全国性分布,在我国南方常与美洲大蠊,德国小蠊混生,并称为三大室内害虫。
3.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头部:雌虫头部略大于雄虫,头顶及面部为淡赤褐色,小颚须色淡,唇基深棕色,复眼黑色,有时两复眼间有不明显的赤褐色斑。单眼色白。 胸部:前胸背板近梯形,前缘稍弧形,后缘弧形,但中央稍突出。背板表面淡褐色,并有两条黑色纵走条纹,纵条纹窄、直,没有间距宽。雌雄虫翅发达,均达腹部末端。 腹部:雄虫狭长,第七、八腹节特化,为诱惑腺的开口。雌虫腹部较宽。雌虫肛上板狭长,基部色深,半透明,后缘缓弧形,如牛舌状。下生殖板左右不对称,右后缘有一凹档,基部两侧各有一叶片,即为第九腹节侧叶,右叶末端远离凹档前缘,腹刺退化,成两个小颗粒,右边的显著大于左侧的。雌肛上板横宽,赤褐色,略呈三角形,末端钝角,侧缘斜,略向内凹陷,下生殖板宽大,表面隆起,前侧缘近半圆形,后缘弧形,全板像馒头。雄虫体长10-13mm,雌虫体长11-14mm。
4.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澳洲大蠊属于南方种类,体型较大,属于大型蟑螂,成虫体长24-25mm,通常比美洲大蠊略小,体呈红褐色,前胸背板与美洲大蠊相似,也有黄色边缘,但蝶形斑无中线向后延伸的“小尾”,前缘也没有“t”形黄色条纹。前翅前缘基部有一条金黄色条纹,这是本种蟑螂的重要鉴别特征。
5.褐斑大蠊(periplaneta? brunnea) 成虫棕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不明显的赤褐色锚状斑。翅发达,伸达腹端。该类蟑螂和美洲大蠊近似。与美洲大蠊的区别在于尾须的形状,前者的短而末段钝,而后者的较长而末端很细。褐斑大蠊若虫的触角有白色的标记,中胸背板有一半透明区;第一龄若虫的腹节背板乳白色,中型的若虫有些腹节背板有乳白色的斑,而美洲大蠊色泽一致。体长:25-30mm。
6.日本大蠊(periplaneta? japonica) 日本大蠊是比较小的大蠊,原产于日本,后传入国内,主要分布在北方,现南方地区某些省份也有发现。颜色深褐色至黑褐色,稍有光泽。雄虫前胸背板前窄后宽,略呈三角形,背面有不规则的浅凹陷,雄虫的宽大,中央具锚状纹。雄虫翅长,超过腹端,雌虫的不发达,仅伸达不到腹部之半。体长:20-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