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后,灾区的青蛙、蟾蜍等两栖动物少了,以长尾鼩和短尾鼩为代表的食虫目动物的相对比例则有所上升。刚刚出炉的《汶川地震对小型陆栖脊椎动物的影响评估报告》显示,地震不仅给灾区山体植被带来极为严重的破坏,对小型陆栖脊椎动物的数量和分布等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这份报告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共同完成,主要对岷山山脉3个保护区的小型陆栖脊椎动物进行了试点监测。这3个保护区分别为南部的都江堰市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部的北川县小寨子沟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北部的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结果发现,地震与小型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具有相关性。在地震及次生灾害的干扰下,小型脊椎动物区系出现了明显的演替现象。其中,青蛙、蟾蜍等无尾目动物相对比例下降。
研究人员表示,这可能与震后河流改道、渗漏,水生环境减少有关。长尾鼩和短尾鼩等食虫目,由于非常善于适应环境,常在树根、石隙、灌丛等处做窝,震后相对比例上升。而老鼠等啮齿目动物,因为具有适应破损环境的能力,它们的比例在环境破坏最严重的龙溪-虹口出现了增长,环境破损较小的小寨子沟基本稳定,在环境几无破损的九寨沟则比例下降。
综合3种两栖动物的受威胁程度及其在震区的分布范围,可以发现汶川大地震主要影响到震区南部(都江堰市、彭州市)和中部(汶川县、茂县、安县)的两栖动物栖息地。以海拔区段分析,地震对中低海拔(指低于海拔2000米的地区)两栖动物居群具有较大影响。对此,研究人员建议,这些地区的两栖动物栖息地应该成为生态修复和保护的重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