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对策
农村鼠害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生态学的总体观点出发,因时、因地、因鼠制宜地采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综合控制农牧区鼠害,以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防治方法
农田灭鼠的方法很多,其主要方法有:生态控鼠、物理灭鼠、生物灭鼠和化学灭鼠。
1、生态控鼠
生态控鼠又称生态学灭鼠法,主要包括环境改造,断绝鼠粮,防鼠建筑,消除鼠类隐蔽场所等。改变、破坏害鼠生活的环境条件,减少鼠类的增殖或增加其死亡率,从而降低害鼠的密度。生态控鼠主要措施有,生态环境保护、兴修水利、村镇规范建设、环境卫生整治、作物布局调整等。
2、物理灭鼠
物理灭鼠主要是利用物理学的原理制成捕鼠器械灭鼠。物理灭鼠的历史悠久,应用的方式较多,现有的器械约有百余种,包括压、卡、关、夹、翻、灌、控、粘和枪击等,常见的如鼠夹、鼠笼等。
3、生物防治
利用鼠类的天敌捕食鼠类或利用有致病力的病原微生物消灭或控制鼠类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利用天敌灭鼠,鼠类的天敌很多,主要是食肉的小兽,如黄鼬、猫、狐类;鸟类中的猛禽,如鹰、猫头鹰,以及蛇类等。二是利用对人、畜无毒而对鼠有致病力的病原微生物灭鼠,如肉毒素。三是采用引入不同遗传基因,使之因不适应环境或丧失种群调节作用而达到防治目的。
4、化学防治
化学灭鼠是指使用有毒化合物杀灭鼠类的方法。它是目前国内外灭鼠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从未来灭鼠的发展趋势看,无论城市、农居,还是鼠害严重的农田,化学灭鼠仍是综合治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它突出的优点是方法简单、灭效高、见效快、经济,无论在害鼠大量发生危害以前,还是已经发生大量危害,化学药物灭鼠都可及时收到显著的防治效果。缺点是易污染环境,如果灭鼠药物使用不慎或保管不当,易引起人、畜中毒。因此,化学灭鼠要扬长避短,科学合理用药。
(1)化学防治的基本原则
①掌握鼠情,制定防治方案。首先应进行鼠情调查,了解当地主要危害的鼠种、数量及分布情况,了解当地受害作物、受害程度、受害面积及已达到防治指标的面积(农田鼠密度3%、农户室内2%)。然后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生态环境条件及自然资源等因素,制定防治方案。组织防治队伍、搞好技术培训、做好物资准备等。
②统一行动,大面积连片防治。鼠类是一种流动性很大的生物,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繁殖速度快,它的种群繁殖主要靠整个群体数量的增加。如果一家一户分散灭鼠,对它整个种群数量的减少和繁殖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一家一户灭鼠效果差,很难达到控制鼠患的目的。 在农村灭鼠活动中,必须做到“五统一”、“五不漏”和“递减法”,才能达到较好效果。“五统一”为,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药剂、统一配制、统一投放;“五不漏”为乡不村漏、村不漏户、户不漏室、田不漏丘、地不漏块;在丘陵地区农田投饵采用“递减法”,即以农舍为中心向外辐射,以50~100米为重点投放区,逐渐减少投饵量。保证了这三项关键技术措施,就能确保灭鼠的投药覆盖面和灭鼠效果。
③突击防治和经常性防治相结合,保持害鼠低密度水平。在城乡一般要求大规模灭鼠活动一年一次,通过大规模灭鼠,可以把一个地区较高的鼠密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但是,在一次大规模灭鼠后,由于各种原因,某一个小范围内灭鼠效果较差,或个别地方鼠害较重,或特殊环境下为了保持一个低密度的水平,对这些地方可常年放置毒饵盒,或购买小包装毒饵进行经常性的灭鼠,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灭鼠效果的相对持久性。
④安全用药,防止二次中毒。目前使用的杀鼠剂大多数系广谱性,对人畜及有益动物均有一定毒性,甚至剧毒。因此,在杀鼠剂的运输、贮存、使用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安全。
所谓二次中毒,就是家禽、家畜和天敌动物吃了药物中毒的死鼠后,再次引起中毒死亡。防止发生二次中毒的措施,一是严禁使用剧毒违禁杀鼠剂;二是及时深埋毒死的老鼠,避免动物取食。
(2)化学防治方法
①杀鼠剂选择
a、杀鼠剂选择基本原则
农村灭鼠杀鼠剂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毒力强。也就是说对老鼠的毒性要高,急性毒力要强大,按国际标准ld50应在1~99毫克/公斤。
二是适口性好。毒饵摄食系数应大于0.5。
三是灭鼠效果高。灭鼠率应大于80%。一般认为灭鼠率达到90%为理想效果,灭鼠率在80%以上为良好,灭鼠率达到70%为一般,灭鼠率低于50%则效果较差或基本无效果。
四是使用安全。在实际使用浓度下,对人畜安全,没有蓄积毒性,对植物没有内吸性,生物降解快,无致畸、致癌作用;二次中毒的危险性小,保护天敌,不污染环境,有特效的解毒剂和中毒治疗方法。
五是价格便宜。毒饵的配制和使用方便,消耗饵料小、药剂价格便宜。
六是具有“三证”。即国家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标准号。
农村灭鼠为什么要选择慢性杀鼠剂?一是安全。因慢性杀鼠剂作用缓慢,一般取食后3~4天才出现中毒症状,即使人、畜误食中毒,抢救的余地大,有特效解毒剂维生素k1。二是高效。由于慢性杀鼠剂作用慢,主要破坏抗凝血功能,造成大出血而死,鼠类连续数日,多次取食毒饵形成蓄积中毒。三是适口性好。抗凝血杀鼠剂的分子量大,基本结构和鼠体内的维生素k1基本相似,容易接受。另外,这类鼠药毒力强,在毒饵中含量极低,不会影响老鼠的适口性。四是符合鼠的生态行为。这主要是指老鼠新物反应、摄食行为和老鼠的社群行为。五是成本低。抗凝血杀鼠剂在毒饵中含量小,成本低,农民较易接受。
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开展毒鼠强专项整治活动,国家禁止使用的剧毒急性鼠药有毒鼠强(424)、氟已酰胺、氟已酸钠、毒鼠硅、甘氟等,它不仅对人畜和生态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灭鼠效果并不好。
②毒饵配制与投放
a、饲料的选择
选择适宜的饵料与选择好的杀鼠剂同样重要。选择饵料应坚持三个原则。一是针对性。针对当地优势鼠种的摄食特性。二是普遍性。要适应大面积毒饵灭鼠需要,选择来源充足、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食品饵料。三是诱惑性。在食物比较丰富的环境中,要选择引诱力强、鼠平时不易得到的食物作饲料。同时,在配制中要注意选择新鲜的、新加工的物品作饵料。因此,在选择饵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根据防治对象选择饵料。家栖鼠类食性杂,各种食物均可作饵料。农田鼠类喜吃作物种子和粮食,饵料应以谷物为主。在农田灭鼠时,如果选择稻谷作为饵料,一定要选择渗透性好的灭鼠药物,如氯敌鼠钠盐、杀鼠迷和敌鼠钠盐,不宜选用溴敌隆和大隆,因为老鼠有剥食谷壳食性,只有药物充分渗透到谷物内部,才能取得理想灭鼠效果。
二是根据灭鼠季节选择饵料。鼠类的食性往往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一般春季爱吃蔬菜、树种子;夏季爱吃青苗、果实、瓜果等;秋季爱吃薯类、嫩穗、果穗等;冬季爱吃不冻饵料。
三是根据灭鼠环境选择饵料。在食源丰富的地方,选择该环境中没有或少见的食物作饵料,在食源缺乏的地方,用鼠类喜吃的食物作饵料即可;在粮仓等缺水的环境灭鼠,宜用食水量高的瓜果作饵料。
b、毒饵的配制方法
灭鼠毒饵的配制,应掌握以下要点:
一、严格掌握配制浓度。一般农村室内外灭鼠以0.02%氯敌鼠钠盐(用浓度0.005%~0.025%)。
二、分次、少量均匀配制。一个县开展室内外灭鼠所需统一配制的毒饵量大,因此,要少量、分次地进行配制。一般每次配制以50公斤左右毒饵为好,如以0.02%氯敌鼠钠盐毒饵配制为例,用4%氯敌鼠钠盐母粉一包300克,加热水(60℃)6~8公斤溶解,并不断搅拌,将溶解药液倒入预先准备好桶内或水泥糟中,加入大米或稻谷60公斤浸泡,毒水量一般相当于诱饵量的20~30%,待药水充分吸干后凉放。氯敌鼠钠盐母粉已加入警戒色,如着色不够,可适量加入红墨水。毒饵染色有三个作用,一是起警戒作用;二是可检查毒饵是否拌均匀;三是便于鉴别某些家禽、家畜发生中毒事故的纠纷处理。
三、毒饵要闷透凉干。分批拌好的毒饵,需堆在一起,然后用塑料纸盖住,堆闷24小时,使大米或稻谷内外均渗透药液,第二天及时拿掉塑料纸,薄堆凉干,否则堆闷时间过长,毒饵堆内发热,容易变质导致害鼠拒食。若要存放一段时间再投放,则必须将毒饵烘干或晒干再装入袋内、封口,并注明鼠药及有毒标志。
四、专人负责,妥善保管。毒饵的配制,一定要按操作程序进行,称药、配药和保管及分发毒饵,必须有专人负责进行。在配制过程中不要吸烟,吃东西,也不要用手随意去擦嘴、揉眼,防止中毒。工作完毕要及时洗手洗脸,及时打扫场地。若有心慌、头昏、恶心、发热等症状出现,要及时到医院用维生素k1进行解毒治疗。
c、毒饵的投放技术
开展灭鼠活动毒饵的投放要在规定时间内统一进行,农田室内同步投放毒饵,家鼠、野鼠一起消灭。投放毒饵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开展灭鼠时,预先要把食品和粮食保管好,使害鼠无粮可吃,无食可偷,迫使害鼠取食毒饵,以利提高灭鼠效果。
二是确定投饵重点区域。投放前要踏勘田块和了解室内害鼠活动情况。在田间要查看那些地方鼠洞多、鼠脚印多,那些田块鼠害重。一般进出水口处、鼠洞、渠道两旁、水沟、田埂两边、高地(坟地)四周、草堆、屋前屋后、池塘附近和室内害鼠经常出没地方,是毒饵投放的重点。
三是投放要小量多堆。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法。一般农田每亩毒饵投放量,氯敌鼠钠盐50~100克/亩,沿田埂沟边每隔10米左右投放1堆,每堆5克。室内每间房(15m2)投放2~3堆,每堆5克。
四是及时添补。由于不同地区间和室内外害鼠数量差异较大,统一投放的毒饵还需及时添补,添补原则为“吃多少补多少”一般多吃多补,少吃少补,不吃不补,吃光加倍进行投放。坚持连续补投2~3次。
五是善始善终,做好安全。投放毒饵前,要关养好家禽家畜,防止误食中毒;毒饵投放后,要经常查看死鼠动态;灭鼠后7天左右,要及时搜集死鼠,并和剩余毒饵一并挖土深埋,以确保人畜和生态环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