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是以工厂生产、仓储、物流为主的区域。以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与城市乡村比邻关系的变化,形成不同的微小生态环境,栖息于这样环境之中的鼠类种群,其活动规律发生相应改变,引起危害也有一些新的特点。
1 工厂区内功能分区
我国的工厂区形成的年代不同差异较大。建国初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化建成的工厂区大多在城市外围或城乡结合部。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也逐渐演变成城区的一部分。新建的工业园区大多数建于中心城市和区域卫生城市的外围,经过较科学的规划,生活区和工厂生产区有明确的划分,具备现代工厂区的基本条件。尽管不同时代建成的工厂区在选址、内部构成、比邻结构上差异比较大,但是工厂区内仍然存在较为一致的功能分区。
每一个工厂内按其作业功能的不同,又可划分为四类不同的区域:(一)生产作业区。其中包括生产车间、生产作业现场管理人员办公室区域、生产人员更衣休息室;(二)辅助生产区。其中包括原材料、成品、未成品存贮区、供水、供电、供气、维修区;(三)工厂管理中技术人员工作区。其中包括企业管理人员办公室、技术研发人员工作区;(四)工厂后勤保障区,其中包括食堂、公厕、公共绿地等。不同的区域为鼠类提供不同的栖息条件。发生鼠害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控制方法和管理模式也存在差异。
2 工厂区鼠类的生态学特点
不同的工厂区因生产产品不同,所处地理位置以及管理水平不同,形成不同的生境,对鼠的迁入、建巢、定居、繁殖扩群,都产生不同的影响。
2.1 工厂区鼠的来源
工厂区内的老鼠就其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鼠通过二种主要途径进入工厂区。许多工厂区与城市居民区、村镇、田野、山丘、河滨接邻。与外界通道甚多,难以封闭,工厂区周边的鼠可以自由进入厂区。在厂区内找到适宜的栖息地,筑巢繁殖,祸害一方。以这种方式进入厂区的外源性鼠是厂区鼠的主要来源。外源性鼠还能以另一种方式进入厂区,即随运输工具运入工厂的原材料,工装设备进入厂区。随着工企业规模化和大集团的发展进程加快,企业的采购范围和物流范围的扩大,一些工厂区本地没有的鼠种也被输入进来,发生新的鼠害,尤其是对由此可能引发的新的病媒性传染病,当应高度重视。内源性鼠,在工厂兴建时没有进行彻底灭鼠,或工厂每年灭鼠时,少部分残存下来的鼠迅速繁殖,扩散引起鼠患。
2.2 厂区鼠类孳生环境
一般工厂区不仅占地广阔,地形复杂,人工植被丰富,而且有供鼠选择的栖息场所。工厂区内建筑物多、地下工程沟渠多、仓库多、出入室内的管线多、堆积杂物多。为鼠害提供栖息营巢繁育的条件和流窜营生的通道。建筑物的地下室、地下工程的空隙、长短不一的电缆沟、长期不搬动的废物下面、更衣柜、安静的库房,都可能成为鼠的天然避难场所和世外桃源。由于鼠类食性杂,工厂区内食堂的原材料及成品饭菜、在工厂区工作的员工带入的水果和零食、丢弃的生活垃圾、工业用油脂和某些可食用原材料、再制品和成品、花草树木都可能成为鼠的食物。工厂区水源丰富,完全可以满足鼠的饮水需要,而最为关键的是工厂区内人多,人不自觉地为鼠类提供最好地生栖条件。
工厂区内鼠的天敌较少。工厂区内的小环境几乎不适于多数鼠的天敌动物生存,客观上避免了因天敌动物袭击而大量减员。即使偶有少数天敌涉足,也不会对鼠群造成大害。有了上述优裕的吃、住、行条件,又无天敌骚扰,工厂区鼠自然可以“颐养天年”,祸害一方。
3 工厂区致害鼠种
工厂区因其所处的大小区域和大小地理环境不同,栖息于区域的鼠类有差异,依其习性不同大致可分为家栖鼠和野栖鼠二大类:致害的家栖鼠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野栖鼠主要有黄毛鼠、板齿鼠、长瓜田鼠、黑线姬鼠、东方田鼠、大仓鼠、黑线鼠、中华行鼠和松鼠等。其中,对工厂区危害最大的是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和天敌黄鼬等。
4 工厂区鼠害特点
在工厂区内,鼠类种群和密度指数的变化,主要受区域内食物、水、隐蔽条件、活动空间和防治水平以及天敌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该年度的气象因素如降雨、干旱、高温、低温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工厂区发生鼠害有其自身特点,表现在区域内发生的不均衡性,造成损失的严重性,发生的偶然性、不确定性等。
4.1 供配电区域鼠害特点
发生于供配电区域的鼠害,其危害性是最严重的,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也是最大。鼠窜入供配电设备内引发鼠媒停电,其发生机制为静电感应造成弧光放电短路,烧毁电源设备而中断供电。多发生无绝缘的高压开关、母线等部位。褐家鼠是造成停电事故的主要鼠种,停电事故常年均可发生,10月份的发生率最高。多发生于靠近阴沟,距水源近的供配电设备内,这与褐家鼠的生活习性有关。
4.2 生产作业区鼠害特点
鼠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生产作业区活动的鼠很快就适应了噪声、电磁场等不利因素,于生产作业区相对安静区域安营扎寨。多隐藏于工装柜、更衣柜、作业工人休息室、通风管内、电缆沟、配电箱内。造成危害主要是啃咬电缆、电线、电话线。
4.3 工厂办公区鼠害特点
工厂办公区是工厂经营管理和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区。各企业都很重视这个区域的建设,大多经装修改造,区域内电线、电话线、网线纵横交错,通道四通八达,无形中为鼠提供绝佳的居住环境,若该区内的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就餐或将食品、水果带入办公室,鼠得到这些食物,便在此生存繁殖,啃咬办公家具、电话线、网线、各类资料,总之,能咬便咬,能拖动的便拖走。
4.4 工厂后勤保障区鼠害特点
工厂后勤保障区是指食堂、库房、公厕等公共服务区,也是工厂内容易发生鼠害的区域,因为工厂内鼠的主要食物源多在这些区域,在这些地点活动的鼠可居于室内僻静处,也可在建筑物外围掘洞,穴居于洞内,其进出通道主要是下水道和关闭不严的门窗。
4.5 工厂绿化带及空旷地鼠害特点
工厂区绿化草地和绿化花坛也常发生鼠害,由于其是建筑物四周的绿化带,鼠常在此掘洞,啃咬植被的根茎。空旷地鼠害相对较少,但垃圾存放点及工厂区围墙根基部也时有鼠害发生。
5 工厂区防鼠技术
工厂区为城市或乡镇的一部分,有适合鼠栖息繁殖条件,鼠存在是很正常的事。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其灭绝。允许靶鼠种群在一定密度下存在,并将其侵染活动控制在基本无害的限定区域之内是完全可能的。采取适当的措施把鼠阻挡于要害场所之外,即可避免鼠害的发生。
一般工厂区内,建筑物多,分布较分散,与外界连接的通道甚多,全面布防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以鼠害发生后造成损失的大小,将工厂区建设物及设施进行分类保护,重点保护要害场所。如供配电室、主控制室、精密设备、技术研发区、食堂等。防鼠的具体方法如堵洞、建防鼠墙,设防鼠网、防鼠板等。
6 工厂区控鼠技术
在工厂区特殊的生态环境中有效地控制鼠害,首先任务就是降低鼠的数量,从根本上减少鼠的致害机会,而减少鼠数量的关键,是建立适合工厂区特点的科学控鼠机制。据作者本人多年从事工厂区鼠害控制的成功经验,坚持以下二点原则非常重要:
6.1控制生态环境 减少或清除鼠在工厂区室内外借以栖生的条件,管理好食物和水源,使其难以生存。
6.2 “坚壁清野”的原则 即工厂区灭鼠应坚持重点区域突击、彻底杀灭,其外围一定范围内经常维护的原则,这样既可做到重要场所灭鼠,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灭鼠的成本。
在工厂区要采取的控制鼠害的成功,除坚持上述二点原则外,还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灭鼠方案和考评体系。
根据工厂区自然地貌、建筑物特征,以及工厂所处位置与壁邻的联系特点、结合工厂区内鼠的种类、密度、分布情况,设计一套完整的工厂区灭鼠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采用的灭鼠方法、所选用的药物、器械、杀灭重点区、次重点区、实施时间、灭次数、善后事宜等。
为确保工厂区灭鼠效果,工厂区灭鼠应由经专业培训、有实践经验的专业队伍实施。实施时注意以下事项:
① 将灭鼠工作事项书面通知工厂,请工厂协作部门将灭鼠方法、选用药物特征,需要各部门配合工作的相关事宜。通过工厂广播、网络等方式在工厂内发布。
② 请求厂方指派一名工作人员和一名电工全程协作灭鼠工作,便于厂内灭鼠工作的实施和保障作业安全。
③ 依据鼠情和被保护区域重要性不同,投放灭鼠药物时应突出重点,避免千篇一律投药方式,鼠情严重的药物量应加大,重要区域应多布点,同时关注其外围情况。
④ 选择灭鼠时间应考虑在避开雨、雪季节,多选择春秋季。适宜的温湿度可延长毒饵的保鲜期,这一点对杀灭室外活动的鼠尤为重要。
⑤ 注重环境保护,保护非靶生物。室外灭鼠坚持找洞投药原则,将药投于洞内,洞大多投,洞小少投,无洞不投。
⑥ 于第一次灭鼠实施完成后一周回访一次,对鼠药消耗大的投药点补药一次。通过投药基本能达到突击灭鼠的目的。
7 灭鼠效果评价
于灭鼠工作实施前,突击灭鼠实施后一月内,维持期内分别调查工厂区灭鼠的密度,评价灭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