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是小型、无翅、善跳跃的寄生性昆虫,成虫通常生活在哺乳类身上,少数在鸟类。触角粗短。口器锐利,用于吸吮。腹部宽大,有9节。後腿发达、粗壮。完全变态昆虫。蛹被茧所包住。
身上有许多倒长着的硬毛,可帮助它在寄主动物的毛内行动。它还有两条强壮的后腿,因而善于跳跃,能跳七、八寸高。跳蚤可以跳过它们身长350倍的距离,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一个足球场。跳蚤通常跳上宿主后就不再离开,两天后就可开始排卵。雌虫把卵产在有灰尘的角落、墙壁及地板的小洞里,也可产在动物身上,随着动物的活动而落地或迁移。卵白色,大约四、五天就孵化出白色无足的幼虫,幼虫以灰尘中的有机物质和跳蚤的粪便作食料。两星期后幼虫吐丝和灰尘粘结成茧并在其中化蛹,再过两星期跳蚤就从茧里出来了。如果跳蚤碰到动物,马上就会有吸血危害,所以消灭跳蚤时要把墙壁和地上的孔洞用石灰或泥填平。
二、对人体危害
对于过敏性人群,跳蚤咬后可能导致一些皮肤病的发生,尤其在夏季,家里有猫狗等宠物的,如果宠物不干净就会滋生跳蚤等寄生虫,咬过人体后易导致季节性湿疹。
跳蚤鼠疫杆菌是引起鼠疫的一种很小的杆菌。这种菌通过老鼠身上的跳蚤(鼠蚤)传染给人类。跳蚤吸食鼠疫患者的血液后胃中充满了鼠疫的杆菌,食道被细菌阻塞。它们虽是鼠蚤,但有时亦咬人。这种带菌的跳蚤吸入血时血液因食道被细菌阻塞无法入胃而从口部回流到被咬人的身体里,鼠疫杆菌就在这时随同进入人体,使人患上鼠疫。跳蚤在吸食人血时还可能把粪便排在人的皮肤上,其中也含有大量鼠疫杆菌。因为被咬部位发痒,搔痒时会将鼠疫细菌带入微细的伤口,也能使人染上鼠疫。
三、防治药物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中,氯氟氰菊酯(功夫)与溴氰菊酯(凯素灵),具有极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而且作用快、持效长,能较快地降低地面游离跳蚤指数。使用方便,直接用水稀释,能充分发挥药效,分散度良好,对动物安全,无刺激气味,对物体表面无腐蚀破坏作用。溴氰菊酯还兼有一定的杀卵作用。